这篇文章上次修改于 809 天前,可能其部分内容已经发生变化,如有疑问可询问作者。

今天一大早起来看到了一个知乎的问题——为什么哲学家们都不说“人话 ”?。确实,很多时候专业学科的语言在一般人看来就是不说“人话”,哲学、数学、物理、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近乎一切专业学科的词汇在行业外的一般人看来或许都算的上是不说“人话”。

但是,我们又是凭什么能直接评论其不说“人话”的?就因为他们与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不一样?这让我想到了网上曾经很流传的一个说法,学那么多多余的东西干什么,买菜又用不着。现在来说,这种说法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被驳斥了。同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一种现象,对专家的质疑。还有世界各国人民内心深处的反智倾向。

按理说,就像看病应该去找医生一样,我们在数学上遇到了问题应该听数学家们的解释,在经济上应该听经济学家的解释,在哲学上应该听哲学家们的解释。当然,有人或许会反驳,说专家们怎么怎么了,总之就是不能听。那么当一个人怀疑医生别有用心的时候就应该因为这种怀疑在家里自己凭自己的感觉瞎治?最多不过是严格审视医生的行为而已,现在这种直接把医生抛弃,甚至打倒是在干什么?

事实上,人似乎都有对外界的事物否定的倾向,尤其是成年人,他们的生活经验足够多,同时又确实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好好的生活下来。所以,他们为什么要因为外界微不足道(至少在他们看来是)的影响而放弃自己内心深处经过验证的经验,去听从一个他不相信的人在他不懂的领域内的大放厥词呢?

然而,人对于外界很多领域都是缺乏认知的,甚至是内在的自己的思想都是缺乏认知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这些专业领域的看法基本上可以确定是有很大可能性是错误的。当我买彩票时发现自己错误的几率远大于正确的几率时,放弃买这个彩票才是最正常的选择。那么当我们的思想错误的可能性远大于正确的可能性的时候,为什么不能首先保持对自己的想法的怀疑,然后再去对其进行审视呢?正如尼采在《偶像的黄昏》中的一句话一样:

被踩的虫子蜷缩起来。所以,它是聪明的。这样,它就减少了重新被踩的可能性。用道德的语言说:谦恭。

那么反过来,我们不加审视地坚持自己的经验,并将专业领域经过验证,正确的概率远大于我们的经验的描述视之为不说“人话”,是否就可以视之为一种傲慢,无知的傲慢?